首先我們要知道,熱是商品。這一點一定要清楚,別以為是福利。以前北方熱確實是福利,但是前提是先期投入都是由企業(yè)承擔的。后期由市政接手聯網并且逐漸商品化。悲觀的說,如果說一個中等規(guī)模的城市進行熱網鋪設,這無疑是一筆超出全年預算的開支。即使有了這筆錢,也要考慮熱源的問題。是燃煤?燃油?燃氣?熱電聯產?無論何種形式,都要同時面對能源和污染的兩個大問題。
大部分南方城市都屬于資源匱乏型城市。燃煤、燃油、燃氣都要依賴引進購入。資金只是一方面,比如說燃煤,如果一個中等城市采用燃煤集中供熱,那么,光是運輸一項就對當地的公路鐵路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污染更是想想就頭疼。本身南方城市規(guī)模都較小。因為經濟相對發(fā)達,所以閑置的土地也很少。那么,建設一個母體熱電廠或者供熱總站的選址可能都成問題。因為這東西污染是一定有的,無論是粉塵還是噪音還是燈光污染,都未必是輕易能夠被接受的。這還沒算需要遍布在小區(qū)內的換熱站,到時候會不會又要拉橫幅上街游行要求把自己的換熱站也建在別人的小區(qū)?
從施工角度想,大部分人都頭疼,因為南方地區(qū)水系發(fā)達地質疏松氣候潮濕。這給鋪設供熱管網帶來了更大的成本壓力。通行地溝的防塌陷、防滲漏、防腐標準至少要提一個臺階才行。如果是管網架空,雖然節(jié)省了很多人力物力資金,但是很明顯又會破壞了環(huán)境的美觀和諧。
主要的是收費標準的問題。這個問題我想了一宿也沒想出結果。
如果不是南方已有的利用現有余熱供暖的地區(qū),而是專門供暖的企業(yè),那么這個運營成本與收費標準的矛盾就會尤為突出。
南方的供暖期無疑會很短,大概兩個月到四個月之間不會更長。如果是兩個月,那么這個收費標準一定會很高。因為如果不高,就無法正常運營和收回先期投入。通俗的說,當地的群眾要為這兩個月而買十二個月的單,而我居住的地區(qū)一年供暖六個月。
以我們地區(qū)為例,熱費的標準是每平米27元。以一百平米住房為標準,全年的熱費為2700元。
但是這個標準到了南方肯定執(zhí)行不下去。因為我們是臨近煤礦、油氣田的地區(qū)。這表明我們在使用這些能源的時候會享受到運距上的方便和低成本。而且我們供暖管線是多年來持續(xù)投資積累得來的,這也是南方地區(qū)一次性投入所不能比擬的。所以,南方如果供暖,熱費即使比北方高一倍我都不驚訝。
還有很多南方意想不到的問題或者在北方遇不到的問題。比如說,是否所有的當地居民都同意集中供暖?因為這意味著管道需要破壞性的進入小區(qū)樓宇,會損壞一些原有的裝修。有的居民不同意并且阻撓施工怎么辦?甚至如果趕上暖冬,絕大多數居民認為這個冬季不需要供暖而集體拒繳熱費怎么辦?這些問題在北方也有,但是基本屬于個例,因為真能凍死他??墒窃谀戏骄筒恍辛耍驗檫@么多年沒供暖誰也沒凍死。反正,南方供暖首先是一個浩大的暖屋子工程,又是一個民心工程。這既需要當地政府的決心和財力,也需要當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能不能促成,還是未知數,因為這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只有在服從性好,整體利益意識高的地區(qū),集中供熱才會出現。